彭德清将军简介

彭德清将军,原名彭楷珍、陈国华,生于1910年,逝于1999年,福建省同安县(现厦门市翔安区)人。他的早期生涯与革命紧密相连,1926年投身农民协会和农民赤卫队,同年加入**共产主义青年团,1930年正式转为**共产党党员。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,彭德清担任过多种重要职务,如共青团同安县委组织部部长、泉州市特委书记、晋南中心县委书记等,随后又成为中共靖和浦中心县委书记和中共同安县委书记。他在闽南红军安南永德游击队任政委,以及闽南第二游击支队政委,期间积极参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,展现出坚定的革命意志。抗日战争时期,彭德清担任过闽南抗日义勇军独立大队大队长、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连指导员等职务,逐步晋升为教导总队二大队教导员、挺进纵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,以及二支队四团政治处主任和苏北指挥部(三纵)五团政委。在皖南事变后,他担任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团长兼政委,后晋升为苏浙军区第三纵队副司令兼参谋长。解放战争期间,彭德清的军事生涯更加辉煌,先后任苏中军区一师三旅旅长、华东野战军四纵十二师师长,以及渡江先遣纵队第四支队支队长和第三野战军22军、23军副军长

陈国华的生平经历

陈国华少年时就读于龙岩省立第九**,一年后转入厦门集美师范部。在学校受“五四”运动影响,参加了邓子恢、陈明等人组织的进步团体“奇山书社”及《岩声报》活动,宣传新文化,抨击时弊,寻求救国富民的道路。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后,在厦门参加了杨世宁、张旭高等人组织的“新龙岩季刊社”,和出版《新龙岩季刊》、《到民间去》等活动。不久,国民党厦门党部改组,加入国民党左派组织。1925年秋,辍学回到漳平县,参与改组国民党漳平县党部,发表政论,抨击伪装革命的国民党右派,唤醒民众。1926年夏秋间,赴龙岩发动群众,团结进步力量,反对土豪劣绅,为迎接北伐军来龙岩,做了大量工作。1927年1月,经郭滴人、陈庆隆介绍,加入**共产党,并与郭滴人等在龙岩城区、农村开展工运和农运。同年4月15日,国民党右派在龙岩发动事变,袭击岩平宁政治监察署,被列榜通缉。在白色恐怖下,他与郭滴人、陈庆隆等转入农村,采取扎根串连,以贫雇农为主,建立公开农会、秘密农会、中共党支部三位一体的农村基层组织,发动农民进行减租减息和合理摊派公路捐及各种杂税斗争

彭德清将军简介

彭德清将军,原名彭楷珍、陈国华,生于1910年,逝于1999年,福建省同安县(现厦门市翔安区)人。他的早期生涯与革命紧密相连,1926年投身农民协会和农民赤卫队,同年加入**共产主义青年团,1930年正式转为**共产党党员。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,彭德清担任过多种重要职务,如共青团同安县委组织部部长、泉州市特委书记、晋南中心县委书记等,随后又成为中共靖和浦中心县委书记和中共同安县委书记。他在闽南红军安南永德游击队任政委,以及闽南第二游击支队政委,期间积极参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,展现出坚定的革命意志。抗日战争时期,彭德清担任过闽南抗日义勇军独立大队大队长、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连指导员等职务,逐步晋升为教导总队二大队教导员、挺进纵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,以及二支队四团政治处主任和苏北指挥部(三纵)五团政委。在皖南事变后,他担任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团长兼政委,后晋升为苏浙军区第三纵队副司令兼参谋长。解放战争期间,彭德清的军事生涯更加辉煌,先后任苏中军区一师三旅旅长、华东野战军四纵十二师师长,以及渡江先遣纵队第四支队支队长和第三野战军22军、23军副军长

陈国华的生平经历

陈国华少年时就读于龙岩省立第九**,一年后转入厦门集美师范部。在学校受“五四”运动影响,参加了邓子恢、陈明等人组织的进步团体“奇山书社”及《岩声报》活动,宣传新文化,抨击时弊,寻求救国富民的道路。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后,在厦门参加了杨世宁、张旭高等人组织的“新龙岩季刊社”,和出版《新龙岩季刊》、《到民间去》等活动。不久,国民党厦门党部改组,加入国民党左派组织。1925年秋,辍学回到漳平县,参与改组国民党漳平县党部,发表政论,抨击伪装革命的国民党右派,唤醒民众。1926年夏秋间,赴龙岩发动群众,团结进步力量,反对土豪劣绅,为迎接北伐军来龙岩,做了大量工作。1927年1月,经郭滴人、陈庆隆介绍,加入**共产党,并与郭滴人等在龙岩城区、农村开展工运和农运。同年4月15日,国民党右派在龙岩发动事变,袭击岩平宁政治监察署,被列榜通缉。在白色恐怖下,他与郭滴人、陈庆隆等转入农村,采取扎根串连,以贫雇农为主,建立公开农会、秘密农会、中共党支部三位一体的农村基层组织,发动农民进行减租减息和合理摊派公路捐及各种杂税斗争